月餅

月餅是每年中秋節必備的節慶食品之一,圓圓的月餅象徵著中秋節闔家團圓的美意,但除了圓形的月餅之外,現在也有許多不同形狀的月餅,例如方形的月餅配合特殊的包裝,也是常見中秋節送禮的選擇,月餅除了一般民眾在中秋節過節食用之外,也用來當成祭品,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及八月十五日都是社日,也就是土地公的生日,中秋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,又剛好是秋收之後,所以一般民眾也會在中秋節這一天,去土地公廟上香祈福,可以準備好中秋月餅或麻糬給土地公,用來感謝土地公的保佑,讓農作豐收。

月餅的由來

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,有諸多種不同的說法,甚至每個朝代都有其一套的傳說,根據文獻記載,宋朝時期就已經有吃月餅的記錄,只是當時的月餅並非像現在這麼多口味,也並非全然都是圓形的,最為令人耳熟能詳的傳說可以直指朱元璋反元朝之舉,因為元朝軍營防範嚴密,朱元璋無法突破重圍,後來劉伯溫建議可以將反元朝的紙條藏在月餅中,在中秋節時發送月餅傳遞訊息,但這樣的說法也僅是以訛傳訛,並未有足夠的歷史文獻證明,關於月餅的由來,一直以來都是難以考據的一個問題,但與其去探究月餅的由來,還不如與家人或朋友,在中秋節好好的享受一下吃月餅團圓過節的氣氛。

月餅的口味與種類

經過多年的進化,月餅的口味已經相當廣泛,目前常見到的市售月餅包含有台式月餅、平式月餅、廣式月餅(或稱港式月餅)、蘇式月餅以及近年所發展出來的養生月餅。台式月餅的代表可以說是綠豆椪不為過,外皮薄且多層次的口感,搭配上用豬油或奶油加上肉絲與綠豆沙炒製的內餡,相當符合台灣人的在地口味,另外一種許多人愛吃的台式月餅則是蛋黃酥,特色是由麵粉、豬油、糖等食材製作出油皮,包覆著紅豆沙餡,中間再包入一顆鹹鴨蛋黃,經過烤箱烘烤而成。平式月餅指的就是北平的月餅,比較像燒餅,外皮香酥的口感與台式月餅差異很大,廣式月餅的變化就很多,蓮蓉月餅就屬於廣式月餅的一種,普遍採用油脂、雞蛋’、麵粉等食材製作,熱量並不低,蘇式月餅則與台式月餅有著類似的多層次外皮,主要是透過水油皮和油酥皮層層推疊出來,常見的內餡像是芝麻、豆沙、棗泥、芋泥等,台灣另外還有相當獨具特色的雪餅,屬於冰的月餅,為了方便保存,甚至發展出含有乾冰的包裝方式。

月餅的熱量與健康觀念

無論是哪一種月餅,幾乎都與油、糖、麵粉、高熱量的內餡脫不了關係,現在人健康養生的觀念漸漸形成,也對於月餅的熱量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,例如行政院衛生署就有做過各式月餅的熱量調查[1],發現無論式哪一種月餅,幾乎都含有高熱量成分,有鑑於此,也有業者推出相因應的新設計月餅,大量採用雜糧、蔬果等食材製作[2],主打低熱量的特色,與傳統月餅產生差異化,無論如何,中秋節吃月餅是應景的傳統習俗,而熱量的攝取也應該多多注重。

月餅相關主題推薦

月餅相關外部連結

  1. 聰明吃月餅 健康過中秋-月餅熱量大PK [參考連結]
  2.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專題:改良月餅 輕鬆賞月-別讓嫦娥吃出月餅臉 [參考連結]
最後更新於 2015-07-29
© Copyright twsnap.com Since 2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