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母三遷

孟母三遷講述的是孟子的母親在孟子小的時候,為了提供他好的教育環境,三次搬家到最好的環境讓孟子學習。孟母三遷中的孟母指的就是孟子(即孟軻)的母親,而三遷指的是三次遷徙,也就是三次搬家的意思,第一次搬家是因為孟母覺得墳墓附近對孟子學習不好,所以搬家,第二次是因為新家位於市集中,賣豬肉的肉販會讓孟子學習粗俗的行為而搬家,雖然說孟母三遷的故事實際上可能只搬了兩次家,不過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是母親對於孩子教育重視程度,應該要比自己住在哪裡還要重要,孟母為了提供孟軻良好的學習環境,避免「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」而影響了孟軻的幼小心靈。

孟母的教育事蹟主要分為三項:孟母三遷、買肉啖子以及斷機教子,分述如下。

孟母三遷的故事

孟子(前372年-前289年)名軻,東周戰國時代的代表儒家人物之一,鄒國人(地理位置即今山東鄒縣),在孔子之後繼續發揚儒家思想,成為歷史上僅次於孔子的儒家宗師,素有「亞聖」之稱,與孔子並稱為「孔孟」,如此的成就來自於小時候的教育,而孟母三遷的故事等於是奠定孟子成就的基石。

孟子年幼喪父,三歲失去父親的孟子小時候就住在鄒國的一處墓園附近,由孟母一手拉拔長大,孟子從小就非常會模仿大人的行為,學習力相當旺盛,所以就常常學習大人在墓園中做的事情,例如立墓碑或對墳墓哭拜,孟子當時年紀還小,只是覺得好玩罷了,不過孟母就不是這麼想,孟母覺得這樣會對孟子產生不好的影響,所以決定搬家到比較都市一點的地方,選定了市集旁的房子,剛開始還好,可是好學的孟子看到市集中賣豬肉的肉販,每天宰肉做生意,讓孟子感到相當有趣,所以又開始學習看到的一切,學著肉販的叫賣,這讓孟母又開始心驚膽顫,深怕孟子長大後做了一名肉販,所以毅然決然的再度搬家,這次搬到了學堂的旁邊,孟子便開始學習那些知書達禮的文人書生,學會了行禮跪拜、揖讓進退的禮節,這才讓孟母放心的住了下來,這就是流傳千古的孟母三遷的故事,而搬到學堂旁也讓孟子從小有了求學的興趣,長大後對儒學的通透了解,逐漸奠定了歷史上的定位。

孟母斷機教子

孟母對孟子的教育相當重視,所以把孟子送到學堂去求學,有一次孟子逃學跑回家,當時正在織布的孟母見狀,立即用剪刀把織到一半的布剪斷,孟子眼見立刻被孟母的舉動嚇到,孟母告訴孟子,織布要從一吋、一尺、一丈越織越長,最後織成一匹布,才能成為有用的東西,求學也是一樣,要從最基本的開始,持之以恆,慢慢的累積學習的知識,最後才能成為有用的人,逃學就像用剪刀把織到一半的布剪斷一樣,無法成為有用的人,孟子聽了很難過,從此在也不逃學,而是安定心來跟著老師學習,日子久了,學問也跟著越來越淵博。

孟母三遷與斷機教子的故事也被寫在《三字經》中:「昔孟母,擇鄰處,子不學,斷機杼」。

孟母買肉啖子

孟子小時候很有好奇心,有一次看到鄰居在殺豬,就問母親,為什麼鄰居要殺豬?孟母開玩笑的說:「因為要殺給你吃」,可是當孟母剛說完,自己就趕到相當的羞愧,因為從小孟母最重視的就是孟子的教育,怎麼可以自己欺騙孩子呢?所以孟母就跑去跟鄰居買了一塊豬肉要烹煮給孟子吃,由這件事情可以看到孟母的教育是以身作則,絕不信口開河,不會為了寵孩子而欺騙孩子,讓孩子從小學習誠信與誠實的美德。

延伸閱讀

最後更新於 2015-02-06
© Copyright twsnap.com Since 2012